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L的銀行馬推介

每逢暑假,很多馬評人都會發掘一些所謂「銀行馬」:即能在新一季幫馬迷贏錢的馬匹,如去銀行提錢一樣。

我認為「銀行馬」不外乎以下這幾類馬匹:

1. 過去一季減分幅度大的馬匹;
2. 過去一季曾展現走勢、質素較新(一般是3、4歲馬匹)的馬匹 -期待這類馬匹新季進步;
3. 未曾出賽的馬匹,但曾在試閘展現走勢或血統優秀的馬匹;
4. 在暑假轉換馬房的馬匹-憧憬這類馬匹在新的操練手法下進步。

這類「銀行馬」每季多的是,但要從900多匹馬匹挑選這類馬談何容易。

我向大家推介以下10匹「銀行馬」,且看牠們新季表現如何!:)

1. 識飛(蘇偉賢馬房)

-此馬15年12月開始作賽,初來港時評分達67分第三班,期間未曾取得獎金。暑假後評32分第五班,減幅達35分之多。

- 此馬來港前在英國作賽,2歲時以3馬位之遙贏英國車士打馬場第4班1400米。有理由相信此馬隨著年紀增長,跑較長路程較適合。

-英愛馬一般較為遲熟。雖然同父馬「滿堂紅」和「可人兒」上季都在抵港第一季即能取得頭馬,但「識飛」外祖父為Sadler’s Wells(沙鞍井),Sadler’s Wells以往在港子嗣適應一般,而且普遍遲熟,最高成就的當然是曾贏2004年女皇盃的「駿河」。其餘馬匹都在來港第二、三季才交出頭馬,而且只在中下班次浮沈。

-由於「識飛」減分實在太多,我認為下季成熟後在目前評分應有競爭力。事實上,「識飛」去季尾兩場5班賽事開始輸近。我估計「識飛」下季在中距離賽事(1600米或以上)有一番建樹(特別是快活谷和泥地賽事)。

2. 競駿縱橫 (蘇保羅馬房)

- 此馬未曾出賽,但屢次在試閘中展現速度,而且台型不俗、走勢成熟。
-來季四歲,估計會完全成熟,以蘇保羅處理質新馬匹的手法,應會越跑越好。

(圖片來源:競駿會網頁)
3. 得意繽紛(蔡約翰馬房)

-此馬去季只在1000米賽事上陣一次,大熱跑第四。我認為表現已合格,畢竟父系為Snitzel,同父馬包括上季經典一哩賽盟主「首飾太陽」,應以1400、1600米最合。而且「得意繽紛」只有980磅,不是短途馬身形。新季跑1400、1600米須高度注意。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4. 美麗寶寶(約翰摩亞馬房)

-跟「得意繽紛」上季同場上陣而跑第六。該場排在不利的第一檔,速度平平。

-本身父系為O‘Reilly,此系馬普遍踏入4歲表現大幅進步,如上季的「閃耀鑽皇」、「活力小駒」、前季的「人強馬勁」等等。外祖父 Centaine以往在香港也有很多子嗣,普遍以1200至1400米最合。

-綜合血統,估計「美麗寶寶」跑1400、1600米最合。

(圖片來源:kurofunehkracing)
5. 友瑩采(蘇保羅馬房)

-跟「美麗寶寶」一樣,「友瑩采」父系為O’Reilly,來季四歲應大熟大勇。

-上季5月初出一役負6馬位,表現未算太差。翌仗在快活谷陣上際遇一般,意外重重。

-期望來季進步。「友瑩采」外祖父為Savabeel,很多都擅跑快活谷。有理由相信「友瑩采」可能遺傳窄場性能而在快活谷交出表現。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6. 春盈(姚本輝馬房)

- 此馬上季4戰,最後兩場分別跑第二及第四,表現不俗。

-此馬父系為Magic Albert,子嗣普遍擅跑短途,最傑出當然是「喜寶駒」。結合外祖父Catbird以往在香港的子嗣如「綠色駿威」、「喜惑」、「紀利威龍」、「喜盈門」都是短途馬,有理由相信「春盈」亦是中短途馬,而且早熟。估計新季初便會搶攻。

(圖片來源:香港賽馬會)
7. 南京之友(容天鵬馬房)

-此馬出自Jetspur,非常早熟。因此,上季已經在3、4班1200、1400米取得頭馬。
-正如之前提及,勝出4班後能夠立即征服3班的馬匹,我都另眼相看。
-估計此馬來季初便會開始進取。

(圖片來源:南京之友)
8. 雄心速龍(高伯新馬房)

-此馬上季尾開始上陣,跑了兩場。兩場皆所負不遠,追勢不俗。
-此馬在外地跑了4場,兩場贏馬,另外兩場卻大敗。須留意日後在港表現。
-此馬父系為Pins,普遍耐跑,不是早熟早殘一類馬匹。「友瑩格」、「帝聖神駒」、「包裝奔馳」、甚至以前的「福星拱照」是好例子。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9. 我是高手(沈集成馬房)

-此馬上季已經跑得接近。父系Iffraaj的子嗣近年在香港表現不俗,性能非常廣泛,普遍以1400、1600米較好。

-依我看,結合身形,「我是高手」未必是長途馬,可能以1600米較好。上季在泥地1800米見速度感不俗,到最後400米才力弱,提防新季在快活谷1650米出擊。

圖片來源:香港賽馬會
10. 超強快駒(沈集成馬房)

-上季5月4日跑第2後便立心休息,待今季成長再出擊。
-雖然3月31日贏馬水準頗低,但始終初跑快活谷1650米便取勝,路程性能非常好。估計新季可扶搖直上,成為沈集成在快活谷另一匹猛將。

(圖片來源:香港賽馬會)

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馬匹評分藝術/四班升三班投注陷阱

香港賽馬採取評分制度,大致如下:

101分及以上:第一班
81至100分:第二班
61至80分:第三班
41至60分:第四班
40分及以下:第五班

評分跟馬匹在每場負磅息息相關。除了一級賽和二級賽外,在賽事中評分越高,負磅就越高。馬匹最高負磅為133磅,最低為113磅(不包括見習生減磅優惠):譬如說在一場2班賽事,評100分的馬匹負133磅時,80分的馬匹只須負113磅。由於沒有太多騎師(特別是外籍騎師)能夠做118磅以下的磅位,馬會准許騎師超重最多兩磅,而馬主和練馬師一般都希望找好騎師效力而不介意馬匹比其評分應負磅位超重少許。

馬會有一份工作為「評磅員」。評磅員負責檢閱馬匹每一場表現,賽後調整馬匹評分。一般而言,評分調整視乎磅位和勝負距離。如頭馬只勝亞軍鼻位,一般只會獲得5至6分加幅。如贏馬距離有3馬位以上,頭馬一般都會有10分加幅甚至升班。馬匹負磅也影響評分調整:假如馬匹蝕磅或在平磅賽勝出或上名,評分加幅一般都會比其他情況多。

香港賽馬會首席評磅員紀禮澤(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舉例:

1. 蔡約翰馬房的「乘勢好運」3月16日以4馬位勝出4班賽,賽後評分由60分升至73分;

2. 方嘉柏馬房的「罕曾見」6月15日短馬頭勝出4班賽,賽後評分由56分只升至61分。

3. 苗禮德馬房的「龍城勇將」5月1日在國際一級賽主席短途獎雖然「只」得第三,賽後卻獲得5分加幅。「龍城勇將」在該場上陣時評103分,跟評分高逾120分的對手如「尚多湖」、「幸運如意」、「友瑩格」負磅一樣。

主席短途獎2016(圖片來源:香港賽馬會)
評磅員在每個馬季後都會再調整馬匹評分,以反映馬匹競爭力和來季班次。馬會已公布來季的馬匹總評分表,有空和大家詳細分析:)

除非馬匹健康有問題或在陣上從未顯示競爭力,否則評磅員每季後只會酌量讓馬匹減1至3分,個人認為實際意義不大。而剛季的新馬亦已獲得編班:最高分當然是萬眾矚目的「巴基之星」-73分(第三班)。

之前從未在港出賽的3歲馬匹來季將在第4班起步:北半球馬匹評57分、南半球馬匹評52分。

我想跟大家分析四班贏完的質新馬(3、4歲)升上三班首仗的表現。根據我的觀察,很多馬迷憧憬該些馬匹升上三班後繼續有好表現,原因可能是他們認為:(1)質新馬持續進步,可望征服三班;(2)三班和四班水準分別不太大;(3)質新馬匹升班負磅銳減更好跑。基於馬迷的期望,這些馬匹賠率(特別是獨贏)多數偏熱,但實際表現如何呢?

剛季季內這類馬匹多的是。根據記憶,贏完四班立即再贏三班的馬匹不多,上名還可以。不過,很多時候這些馬匹倍率偏熱(有時還是全熱門!)。大家不妨考慮其他投注選擇。

例子:

1. 「乘勢好運」16年3月6日12檔以4馬位之遙贏4班,但翌仗跑3班只能得第二(獨贏2倍)。

2. 「魅力知心」16年1月31日以頸位贏4班,翌仗續配莫雷拉只跑第五(獨贏2.9倍)。

3. 「變出美麗」16年3月16日以3馬位之遙贏4班快活谷1650米,翌仗跑3班易配韋達只能得第4(獨贏3.7倍)

4. 「紅衣醒神」16年2月24日以無敵姿態贏快活谷1200米後,翌仗轉戰3班田草1200米只能跑第2 (獨贏1.9倍)

紅衣醒神(圖片來源:香港賽馬會)
5. 「魅力之子」16年4月24日用蔣嘉琦以3馬位之遙贏4班1200米,翌仗續配蔣嘉琦只能跑第9(獨贏賠率4.4倍)

6.「加州再豫」3月20日和4月3日連贏兩場4班1600米後,回到3班只能跑第四(獨贏賠率4.5倍)。

7. 「嫡愛寶」6月5日按韁贏4班田草1200米後,6月26日回到3班只跑第四(獨贏賠率1.6倍)。莫雷拉賽後承認發揮欠佳。

莫雷拉(圖片來源:香港賽馬會)

8. 「多多勁驥」3月23日和4月20日連贏兩場4班谷草1200米後,6月9日挑戰3班同程失敗(獨贏賠率5.3倍)。

9. 「琪麟穎」2月6日由潘頓跑4班1600米大勝3.5馬位,翌仗在3班同程只能跑第三。(獨贏賠率為3.5倍)

10. 「真心意」15年11月14日由史卓豐跑4班1200米贏4馬位後回到三班只能跑第二(獨贏賠率為1.7倍)

當然季內也有一些馬匹初上三班便奏捷,如季初的「發盈喜」、季中的「南京之友」、季尾的「慣勝聆聽」、「發明小子」、「罕曾見」等等。

我認為三班和四班水準有分野。此外,季中很多很多馬匹評分回落(如二班馬回到三班)、開始成熟(特別是自購馬開始成熟評分漸見優勢),導致質新馬匹可能較難適應三班。這解析了為什麼很多看似「超班」的質新馬匹一升班「死火」。歸根究底,這些馬匹進度未追得上評分升幅。去到季尾,很多三班馬匹開始疲累,質新馬匹較易從四班過渡三班。

因此,如果一些馬匹大勝四班而回師三班時,賠率非常乏味,不妨考慮其他馬匹。這情況在季中須特別注意。

翻查記錄,過往能在季初征服四班而立即(重點是立即)再贏三班的馬匹,往往有不俗成就。剛季有「發盈喜」,14/15馬季有「詠彩繽紛」。這兩匹馬都曾獲得「最大進步馬匹」獎項呢。

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15/16馬季最難忘的賽事


1. 隨心隨意(20倍-羅理雅)(2016年7月10日-2班1400米-20倍終點前後上僅勝,羅理雅發揮恰到好處)


2. 萬事盛(10倍-蔣嘉琦)(2016年5月1日-4班1200米-蔣嘉琦fight-back 羅理雅)

3. 幸福指數(4.4倍-莫雷拉)(2015年12月13日-國際一級賽1200米-14檔火箭般彈出一放到底)
4. 競技英雄(潘頓-8.5倍)(2016年7月1日-3班泥地1650米-潘頓因應形勢當機立斷中段發力)

5. 將男(郭能-9.3倍)(2016年5月25日,國際一級賽2400米-郭能終點力壓群雄)



6. 開心健康/千真萬確(莫雅/戶崎桂太-1.8/16倍)(2014年12月9日-4班快活谷1650米-莫雅策「開心健康」力追戶崎桂太策騎的「千真萬確」,平頭過終點!)


7. 銀飛龍(莫雅-3.9倍)(2016年1月20日-4班快活谷1650米-莫雅力、蘇兆輝和莫雷拉三大高手大鬥法)


8. 首飾太陽(莫雅-9.1倍)(2016年1月24日-香港經典一哩賽-莫雅14檔智取今屆馬王「明月千里」)

9. 縱橫大地(潘頓-3.8倍)(2016年3月13日-2班泥地1650米-潘頓末段鞭如雨下擊敗雷神)

10. 超有利(蔣嘉琦-6.8倍)(2016年5月1日-3班2000米-眾人皆醉蔣嘉琦獨醒,因應步速慢中段發力直奔終點)




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7月6日賽事簡評:方嘉柏展現永恆光輝

7月6日是2015/16馬季最後一次快活谷賽事。

方嘉柏踏入賽事倒數階段非常進取,已連贏了4個賽日。今期賽事,方嘉柏的參戰馬雖未至於「屈機」,但有好幾匹邊線份子,估計賠率不會太乏味。

我比較喜歡第一場「永恆光輝」。表面上此馬出賽7次名次都比較後,但細心發現,牠曾在3月9日的一場快活谷1200米賽事追入第8名,負於頭馬「駿瑪」2個多馬位,初次顯露快活谷跑道的適應性。該場賽事水準不太高,只有第6名「名馬」其後在5班勝出1000米賽事和第10名和「旅遊一哥」其後勝出4班泥地1200米。不過,「永恆光輝」只3歲,只要健康良好、質素不太差,在5班應可反彈。

值得一提,「永恆光輝」出自Manhattan Rain父系。此父系在香港的子嗣較少,未曾贏馬,因此對「永恆光輝」的性能還須摸索。Manhattan Rain曾在澳洲由羅理雅兩勝1200/1400米賽事(https://www.racenet.com.au/horse/manhattan-rain),而「永恆光輝」外祖父是Danzero(Danzero 子嗣普遍早熟和傾向短途),因此有理由相信「永恆光輝」較宜跑短途。

今次突然配上潘頓,希望發揮可比之前的華人騎師硬淨。臨場宜留意賠率走勢,如有一定票數支持就最好。

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巴基之星」之我見



在沙田7月1日的新馬賽事中,「巴基之星」大漏閘,但末段如飛殺上,以風捲殘雲的姿態橫過對手贏馬,令人嘖嘖稱奇。「巴基之星」的勝利,很多人亦上綱上線,認為就算輸在起跑線,也可贏在終點線;適逢7月1日是香港回歸,有些人認為「巴基之星」應改名為「港獨」、「真普選」云云。

「巴基之星」(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很多馬迷亦將「巴基之星」譽為「翠河」二世。須知道,「翠河」為香港賽馬史上暫時唯一一匹三冠馬王(即在同一季度贏取1600米董事杯、2000米香港金盃和2400米遮打盃)。「翠河」亦是首匹代表香港出戰海外(澳洲)的馬匹,地位非同凡響。「翠河」的標本現放在跑馬地的賽馬博物館裡。

翠河(圖片來源:香港賽馬會)
將「巴基之星」譽為「翠河」二世,未免言之尚早。畢竟「巴基之星」昨天贏的只是一場新馬賽事。新馬賽事跟其他班際賽事不同,參賽馬匹局限於該季的兩歲(南半球馬)或三歲馬(北半球馬)。三歲馬初出依例負126磅;兩歲馬初出依例負118磅。如贏馬則下仗加7磅,上名後下仗則負磅不變。贏兩場新馬賽事則可插班,一般都是第三班起步。今季參與新馬賽的馬匹下季則插班去(一般都是三、四班,視乎表現而定)。由於「巴基之星」是德國馬,牠在7月1日一役負126磅。

馬匹應否參與新馬賽,很多馬主和練馬師都持不同意見。有人認為馬匹2、3歲時尚未完全成長,不應過分催谷而引致反效果(馬匹厭戰、健康出問題等等)。一般而言,澳洲馬匹比較早熟,因此練馬師樂於將澳洲馬匹盡早開上戰線。澳洲有一項名為金拖鞋大賽(Golden Slipper Stakes)專為2歲馬而設呢,總獎金達澳幣350萬元,途程1200米。

香港的新馬賽又怎樣呢?90年代後期,新馬賽事途程由1000米至1600米不等,甚至有快活谷新馬賽事。當年的新馬1600米賽事差不多是神級練馬師愛倫的天下,旗下馬匹如「頻頻的」、「馬奪標」在1600米報捷,反映愛倫對訓練年輕馬匹氣量的功力和心得。

前幾年,新馬賽事途程則改為1000米至1400米(但仍以1000米及1200米為主)。今年甚至取消1400米的新馬賽事了。香港馬匹大部分都是澳紐馬,而牠們較早熟,速度較好。相反,北半球馬較遲熟,較具氣量和耐力。馬會的安排,估計是迎合澳洲馬匹的需要。的而且確,從往年的數據來看,澳紐馬匹在新馬賽表現較佳。今年則例外,除了「兄弟熊」外,其他新馬賽事都由北半球馬匹勝出。

要注意,新馬賽成績和日後成就未必成正比。新馬賽要比拼的不是質素,而是成熟程度。因此,當一匹馬在新馬賽輸給另一匹馬(甚至乎遙遙包尾),日後成就不一定比後者差。很可能一匹長途馬2、3歲時因賽程關係被逼參與短途賽事,待插班後跑長途才發光發亮。此類例子比比皆是。

例子說明一切:

2014年7月1日新馬1200米:「索咖啡」第一、「搶鏡」第二、「飛來猛」第三。「索咖啡」在該季後苦戰兩季到近期才在3班重開勝門;「搶鏡」苦戰兩季落到5班仍沒有頭馬,最近退役;「飛來猛」該場後扶搖直上,目前已是一班中堅份子了。

2013年6月13日新馬1200米:「金鹿」第一、「控制者」第二、「風雷」第三、「你知我心」和「追風駿足」分別第六和第七。「你知我心」和「追風駿足」是二班中堅份子,「風雷」則只是普通四班馬。

新馬賽的水準往往難以判斷,要時間來印證:特別是季尾的新馬賽事,原因有二:(1)很多馬去到季尾都跑疲,年輕馬雖然體力相對旺盛,但狀態穩定性不及4、5歲馬;(2)很多練馬師可能只抱嘗試心態,看看馬匹發揮如何,為下季插班作部署,而沒有攻堅之心。很多在季尾新馬賽事跑得好的馬匹插班後表現不符預期。上述「索咖啡」是其一,上季的「人民武士」是另一匹:上季1.2倍贏全季最後一場新馬賽,當大家對牠今季表現充滿期待之際,牠只能在三班再添一場勝仗而已。該場其餘4匹參戰馬,亦只是普通三至五班馬而已。

和「巴基之星」有相似背景的還有「牛精叻仔」。此馬亦是德國馬,由告東尼訓練。2013/14馬季新馬賽贏兩場,都是無敵姿態,贏馬距離達4馬位。此馬該季在3班再添一捷,當大家視牠為翌季打比希望,此馬不進反退,到今季才在兩場三班快活谷賽事重開勝門。暫時看來只是一匹三班馬。

我傾向認為太早過分催谷馬匹(特別是北半球馬)可能影響日後成就。

因此,我對「巴基之星」的前景只持審慎樂觀態度,暫時談不上"conviction bet"。希望牠能改善出閘問題,畢竟香港賽事形勢非常緊湊。

說牠是「翠河」二世,未免太武斷吧。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馬匹名字的重要/6月26日精選:明月春風

香港馬會對馬匹的命名有一定限制,但不算太多。

譬如說:

(1)馬匹名字不可以含有廣告成分;
(2)馬主不能採用過去7年曾被使用的名字;
(3)馬匹名字最少兩個字,最多四個字;
(4)所有曾贏香港一級賽的馬匹,名字永遠不可重用。

根據賽馬歷史,如名字太難讀,馬匹的成就好像不太高。馬匹名字的霸氣重要,但過分霸氣跟現實中的成就有落差。今年鄭俊偉馬房有匹新馬名叫「贏盡」,可惜跑玩數仗仍未出頭。因此,雖然沒有科學根據,馬匹名字對馬匹成就非常重要。

歷屆馬王級名駒中,我最喜歡的馬匹名字是「蓮華生輝」:有意境亦有霸氣。此馬全盛時期是少數能以後上跑法再按韁贏短途大賽的馬匹呢。

蓮華生輝(圖片來源:香港賽馬會)


今年應該是「明月千里」做馬王了。他囊括香港打比和女皇盃(大勝而回),馬王之名,實至名歸。希望下季仍能保持水準。這馬的名字也甚詩情畫意。

明月千里(黃衣)(圖片來源:雅虎)
今個星期天有一匹初出馬「明月春風」,跟「明月千里」同主。香港以前有一匹頂班馬「花月春風」(於今年3月退役),也有一匹現役中班馬「秋月春風」,但這兩匹馬跟「明月春風」沒有關係。大家不要搞錯。

說回「明月春風」此馬試閘走勢不錯,曾展現前速和鬥心。雖然練馬師鄭俊偉和騎師黎海榮這個組合較特別,但看馬會的操練表黎海榮4月已開始幫「明月春風」操練了,因此這個組合應不是無心插柳而促成。正如之前曾提及,季尾須高度留意自購馬,稍成熟和稍有體力便能取得理想表現。

「明月春風」前景如何?暫時很難說,要跑過才知道。此馬只在紐西蘭跑過一場便來港,里程應未盡。不過,須注意「明月春風」屬Savabeel(「小法寶」)的子嗣。很多在香港的Savabeel子嗣易位難贏,鬥心一般。「聰明才智」(服役2季只在2班贏一次,之後一直輸到3班未見起色)、「萬勝仔」(由3班插班去到5班跑了19場只一場亞軍和一場季軍)、「皇龍動力」(去季在5班贏了一場泥地賽後一直輸到今年因評分太低面臨淘汰)、「君悅灣」(3場冠軍,但亞軍次數竟達8次之多)、「花紅」(2次冠軍,但亞軍次數達6次)、「凱旋生輝」(1次冠軍但6次亞軍)、「萬勝駒」(已退役)(有咬馬習慣!)。。。。例子多不勝數,亦有例外如高班馬「火紅人」。

且看「明月春風」日後表現如何,但今場絕對有坐位望贏的機會。

當然,今場有擂台躉「嫡愛寶」。此馬剛仗在4班輕勝,今次上3班、用雷神、排外檔,機會如何?我對牠機會仍感樂觀。季中時期,我們看到很多馬匹由4班初上3班遇到阻力(如「劍斷浪」),但踏入季尾4班和3班的距離縮窄,很多質新馬匹都能借銳氣將3班對手擊敗(如近期的「發明小子」、「罕曾見」、「索咖啡」等等)。

投注角度來看,我建議用「嫡愛寶」做膽,再拖自購馬如「明月春風」、「按得澄」(受惠蔣嘉琦減磅)和舊馬「金鹿」(評分有利)。

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方嘉柏6月22日賽事擺出全勝姿態

練馬師告東尼今年5月22日在沙田打破個人紀錄一天5捷,技驚四座。大家也許遺忘了在賽馬史上有另外練馬師更曾試過一天賽事中取得6捷驕人成績。此人就是方嘉柏(Caspar Fownes)。方嘉柏於2010年6月20日的跑馬地日賽取得6場頭馬,更於賽後大跳Michael Jackson的Moonwalk:
剛好6年了。時光荏苒,方嘉柏之後屢次代領短途馬王「天久」東征西討,亦在2013/14馬季第三度榮膺冠軍練馬師。13/14年特別令人難忘,他為了報答當時病危的練馬師父親方祿麟,努力爭取頭馬,到煞科日頭馬數目追到跟蔡約翰平頭,但因亞軍數目較多而成為冠軍練馬師,過程峰迴路轉和感人!


方嘉柏從練12年頭馬數字平均每季50多場,今季則經歷一個小低潮,到目前為止只有36場頭馬。
方嘉柏(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我個人甚喜歡方嘉柏:相對其他練馬師,他較少貴價自購馬,因此高班賽事成績稍遜。儘管如此,他擅於發掘旗下馬匹的長處並作出適當部署,讓馬匹從低班扶搖直上。隨便數數例子有一代谷草王者「衝鋒槍」、近年谷草/泥地短途王「控制者」、香港泥地不敗怪傑「準備就緒」等等。甚至乎短途馬王「天久」和2010年打比盟主「極品絲綢」初來港時都不是頂班馬。方嘉柏以往在快活谷賽事成績特別卓越,今年當然被沈集成的鋒頭蓋過了。從訪問所見,方嘉柏予人感覺平易近人,帶點幽默 :)


我認為方嘉柏今季成績退步原因有二:(1)過去兩季旗下馬匹過分拼搏,評分飽和;(2)馬房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 -很多質新馬匹表現不符預期,特別是高班馬匹凋零。

儘管如此,我甚喜歡方嘉柏明晚的馬匹。很多都見評分有利,而且排檔理想,隔晚票數亦見硬朗。我特別推介第一場「好醒」、第四場「全勝姿態」和第六場「文藝復興」。

「好醒」季初已在沙田贏1200米。現時評分比當時還低。雖然此馬未必是什麼高班材料,但伸算在目前評分(51分)有一爭之力。「全勝姿態」4班谷草已見跑得接近,近仗跑沙田可能對手稍強,5班排好檔,我估計方嘉柏會好好把握形勢。「文藝復興」3班亦是非常著數,潘頓亦和牠非常合拍。
全勝姿態(圖片來源:東方日報)
我不敢說方嘉柏能在一天賽事中再輕取6場頭馬,但期望他搏殺能夠得心應手,盡顯「全勝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