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泥地選馬攻略分享

眾所周知,香港有3條跑道:沙田草地、快活谷草地和沙田泥地。基本上練馬師可部署馬匹跑任何賽道。有些馬匹專攻某一條跑道(甚至某一個路程):如蔡約翰馬房的「勝利威」今季只跑谷草;何良馬房的「騰煌」只跑谷草;沈集成馬房「為食仔」季內9戰全是谷草1650米-此類例子比比皆是。

近來很多馬匹都突然轉跑泥地/快活谷出擊得手,而且分頭往往不俗。

以下是我記憶中的例子:

-昨天有「至尊駿爵」和「花月流星」季內初跑泥地(甚至本身初跑泥地)贏馬:前駒臨場由17倍落至7倍;後駒則有11倍。牠們以前也曾在快活谷贏馬。


至尊駿爵(圖片來源:成報)

-苗禮德馬房的「旅遊多寶」由泥地1200米轉跑快活谷1000米用蔣嘉琦一放到底以10倍贏馬;

-徐雨石馬房「創出商機」2015年12月19日由快活谷轉跑泥地1200米一放到底以43倍贏馬:此馬在4班快活谷出賽多數收獎金;

-蘇保羅馬房的「一哥」由泥地1200米轉跑谷草1000米用郭能以11倍贏馬:此馬過往跑泥地有不俗表現。

-「天長地久」突然跑泥地1650米用湯智傑以62倍跑入第二:此馬過往曾在快活谷有不俗表現。

以上例子都牽涉快活谷和泥地兩條跑道。當然也有一些由沙田草地轉跑快活谷或泥地贏馬的成功例子。不過,我引述以上例子旨在說明快活谷和泥地的跑道其實有點相近,都是比較黏軟。因此,擅跑快活谷的馬匹很多時候都可以跑泥地,反之亦然。

這當然不是什麼石破天驚的理論,懂得這道理不能保證一定投注大獲全勝(After all,賽馬不是Science,數據和理論有參考價值,贏馬與否還須看運氣),但投注時記得這道理可減少投注陷阱和發掘undervalued的馬匹。

哪選擇轉跑泥地的馬匹有什麼須要注意呢?

(1)馬匹體重

一般而言,馬匹越重,代表「噸位」越夠。很多擅跑泥地的馬匹體重較高:1100-1200磅(很多馬匹體重都只徘徊在900-1000餘磅)。其實,馬匹體重跟馬匹肥瘦是兩碼子的事:體重高的馬匹不一定肥;體重低的馬匹也不一定瘦。但體重較高的馬匹一般較多肌肉。

由於馬匹跑泥地時耗力較多(泥地較「啜」腳,而且馬匹比賽時較緊逼),體重高的馬匹很多時較易適應泥地。

看看以上例子:「至尊駿爵」贏馬體重達1149磅、「花月流星」贏馬體重達1183磅、「創出商機」達1250磅。


(2)跑法

泥地跟快活谷一樣,後上建功的馬匹較前領馬少。慣於領放或前置的馬匹跑泥地往往有著數。

再看以上例子:「至尊駿爵」、「花月流星」、「創出商機」都是正宗放頭馬。

(3)血統

馬匹血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簡單來說,馬匹的「阿爸」、「阿媽」、「兄弟姐妹」擅長什麼路程,對馬匹性能也會有影響。

我對血統有少許研究,但未到「鑽硏」階段。比如說:

-Dubawi是一代馬王「杜拜千禧」的兒子;「杜拜千禧」2000年勝出全球最高獎金的泥地賽事杜拜世界杯。Dubawi的子嗣如「準備就緒」在香港跑泥地未輸過、「天久」在香港跑泥地曾大勝而回和在杜拜金沙軒錦標跑入位置、「迎風飄揚」在香港快活谷和泥地都曾有不錯的表現。

-Commands是著名澳洲種馬,牠在香港的子嗣如「三和福將」、「保證滿意」、「心花怒放」都是泥地特佳的馬匹。

我亦特別留意很多擅跑快活谷的馬匹都在勤跑,似在回氣博減分,然後突然轉跑泥地(泥地對手一般較草地弱)。當大家以為這類馬回到谷草才出擊的時候,原來在泥地賽如箭在弦,而且賠率超好分!「至尊駿爵」、「花月流星」、「天長地久」當然是表表者,而剛巧「至尊駿爵」和「天長地久」都來自蘇偉賢馬房!因此,這類馬須高度注意。

蘇偉賢(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暫時發掘中的馬匹如下:

徐雨石馬房的「中華寶貝」:此馬上季曾於快活谷1200米兩捷,今季進度則徘徊。現時減分已回到3班水平,上場在3班1000米已開始復現接近走勢。此馬體重達1150磅,而且屬於前置型馬匹,父系Testa Rossa曾誕下不俗的泥地好手。如徐雨石安排此馬跑泥地,實在不可忽視。

蘇偉賢馬房的「帝聖神駒」:上季亦是連珠炮發,今季完全無影。過往跑快活谷1650米特佳,本身體重逾1200磅,上仗開始復現走勢。如蘇偉賢安排此馬跑泥地,不要輕視。

如有其他這類馬匹,我再補充。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