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喜蓮獎星(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
A: 打比歷史
打比大賽是馬匹一生一次的榮譽。在香港,只有四歲馬才能參與,頭馬獎金達1000萬元。
據知,「打比」(Derby)這個名稱源自1780年的英國。當時打比爵士和他好友兼賽馬會高級董事賓貝利,計劃增設一項為3歲馬而設的賽事,依照傳統兩人以擲毫方式決定賽事名稱,結果打比爵士贏了,賽事因而得名。自此以後,這場在英國葉森(Epsom)舉行的大賽,就成為了世界各地打比大賽的始祖。葉森打比亦是世界最受世界嚮往的打比大賽。騎師莫雅曾說,若一生只能贏一場賽事,那必定是葉森打比。
![]() |
葉森打比 (圖片來源: Horse Racing Tips UK) |
B: 過往香港打比的分析
香港打比由如何呢?從1978年(賽馬職業化)至1999年,香港打比的途程都是1800米。從2000年起,打比途程變成2000米。以下是我一些觀察:
(1)從2000年起到2015年,打比頭馬大部分都是自購馬(自購馬是一進口便是較高班的馬匹),只有「勝利名駒」(2000)、「幸運馬主」(2004年)、「雄心威龍」(2011年)、「陽明飛飛」(2012年)和「戰利品」(2014)是從低班贏起。「勝利名駒」和「雄心威龍」甚至是該季從三班殺到打比,後駒當然後來成為馬王中的馬王。
很多馬主近年積極在外地搜羅具優秀賽績的佳駟(有些甚至曾參與外地大賽-如今年的「威利加道)曾參與葉森打比),幸運的話如能適應水土,要爭取成績不難。若馬匹在低班起步,贏幾場以爭分跑打比,很多時候去到打比已經累了(如:今年屢次在大賽有好表現的「詠彩繽紛」去年在打比無以為繼,跑完打比小休後才再在上季尾繼續扶搖直上)。「勝利名駒」和「雄心威龍」可以說是異數。
(2)華人騎師和練馬師的表現差強人意。
不計告東尼,華人練馬師近16年在打比的表現可謂差強人意-只有2001年由簡炳墀的「實業先鋒」贏馬,總算為華人爭一口氣。華人騎師更差,從2000年至2015年只有2003年由賴維銘的「自家飛」跑第二。原因顯而易見:大部分實力馬落入外籍騎師手中。近年很多馬主亦願意從外國延聘頂級騎師來港參賽。華人騎師可以參與比賽,已經很好了。
(3)檔位分野
很多人認為,2000米途程檔位非常重要。不過,翻看近年打比大賽的頭馬,很多都是排外檔的(如:去年的「戰利品」、2012年的「陽明飛飛」、2014年的「威爾頓」等)。我認為,這場四歲馬的賽事,有別於其他2000米高班賽事:很多馬匹其實沒有2000米長力,有的甚至可能只是短途馬。牠們可能選擇沿途在馬群內疊省力,但當這些馬匹乏力的時候,很多時候便會「塞車」,反而外疊馬匹在關鍵時候可以暢通無阻。當然,這取決於賽事步速和各匹馬狀況。簡單而言,不要過分排除外檔馬匹
(4)處女馬
處女馬是指未曾在香港勝出的馬匹。在打比時仍是處女馬而能勝出打比,香港賽馬職業史上只有80年代的「有料到」。近年處女馬跑的最好是2012年跑第二的「同個世界」。馬匹在打比前已能勝出,或多或少證明(一)練馬師已經掌握牠的最佳跑法,(二)馬匹鬥心不會太差。
(5)賠率分佈
很多資深馬迷當然還會記得1999年的打比-頭二馬都是99倍的馬匹!但自2000年打比變成2000米的途程後,大部分頭馬的賠率都在10倍內(只有2007年的「活力金剛」是10倍)。
(6)高分馬著數?
高分馬普遍比較著數,最高分馬未必嬴,但多數接近。最低分馬勝出打比,歷史上是零。由於打比是平磅賽,高分馬成績比較優異,亦屬正常。
(7) 途程經驗
雖然2000米是長途賽事,但歷年大部分頭馬在香港沒有2000米經驗。去年頭馬「戰利品」甚至未跑過1600米以上途程。
(8)經典一哩賽和經典杯表現和打比有關係嗎?
香港四歲馬賽事共三關:經典一哩賽、經典杯和打比。今年頭兩關皆由「首飾太陽」勝出。須注意過往未有馬匹連勝三關。2007年「俊歡騰」勝出頭兩關後在打比以鼻位之微負於「活力金剛」。除了2011年「雄心威龍」和2014年「威爾頓」外,沒有馬匹能連勝經典杯和打比。該兩匹馬其後成了香港馬王。由此可見,經典一哩賽和經典杯馬匹耗力極巨。
C: 今年打比分析
跟往年一樣,今年打比很多馬匹機會突出,不喜歡的馬匹可能只有幾匹而已。很多實力馬匹都抽到好檔位,估計形勢會非常緊湊。大馬房如告東尼和約翰摩亞出馬4匹或3匹;蔡約翰也出馬2匹,看來志在必得。
之前已向大家推介「喜蓮獎星」。我喜歡牠之前在2班1800米的勝仗。這是具指標性的賽事,歷史上打比前的1/2班1800賽事的頭馬,在之後的打比很多都能跑得好,甚至贏馬。例子:2009年「閒話一句」、2013年「事事為王」;2014年「大紅人」先贏2班1800米繼而在打比跑第五。這現象不是沒有原因的。我認為時間部署是恰到好處。勝出在打比前2、3星期前舉行的1/2班賽事,有助提升和保持馬匹狀態。
翻看「喜蓮獎星」的賽績,牠曾在法國和西班牙取勝,途程為1400-1600米。軟地賽事更曾大勝10馬位。歐洲年幼馬能贏1600米,往後很大機會適合跑中距離(即1800至2000米)甚至長途。近來天氣潮濕,而且星期天可能下雨,場地估計會適合「喜蓮獎星」發揮。雖然莫雷拉放棄,但約翰摩亞肯說服馬主重金禮聘貝湯美從澳洲遠道而來策騎而不用無座騎的郭能,估計必有決心。
我對其他馬的看法如下:
「首飾太陽」:季初勝出1400米賽事後,很多人質疑此馬是否有長力應付1600米。1600米勝出後,很多人再質疑牠是否有1800米長力。賽績告訴我們此馬心裡質素和鬥心極高。縱使上仗看似僅勝「明月千里」,「明月千里」就算在外地有長力證明,也無十足把握反先「首飾太陽」。「首飾太陽」今仗繼續用莫雅,估計可繼續發揮高水準。要兼顧。
「明月千里」:很多認為此馬愈長愈妙。我不否認。但感覺上此馬爆發力欠勁,因此我只會拖腳。
「有得威」:此馬令我嘖嘖稱奇。相信季初沒有人想到牠竟然從1200米一路增程到今天的2000米。我喜歡此馬,但稍嫌季初至今拚搏太多,在大賽會比較輸蝕。今場只好忍痛放棄。
「威利加道」:此馬名氣相當響,莫雷拉亦揀騎,必定引起各方憧憬。此馬試閘表現乏善可陳,但陣上一再交出亮麗後勁。我會兼顧,但稍擔心此馬後勁略帶均速,可能須要更長路程(如2400米)。暫時亦很難斷定此馬狀態如何。
「嘉應之友」:其實此馬曾在1400米賽事跑贏「喜蓮獎星」,上仗其實也跑第6。 牠曾在澳洲跑2000米賽事,但打敗。不過,隨著年紀漸長,不排除牠可以應付此程。練馬師去年重金禮聘安國倫策騎「醒目名駒」,結果該馬以99倍跑第三。「嘉應之友」很難看透,不排除上仗回一回,待今仗重拾佳態。
「勁精神」:暫時毫無表現,可放棄。
「代代為王」:另一匹看不透的馬。此馬名氣極響,以往在英國放頭跑交出表現。且看今仗會否改用放頭或跟前跑法。埋門不停試閘,稍見速度感。估計有機會跑近取獎金(即4-6名)
「凱旋生輝」:此馬從澳洲到香港未贏過馬。上仗其實也稍失望,在絕對優勢下竟在埋門輸給從未征服2班的「雄心巨龍」。由此可見,「凱旋生輝」鬥心不算旺盛,且看潘頓硬功跑法能否逼出馬匹鬥心。我會兼顧。
「軍勇戰神」:此馬初出表現極佳,其後表現走樣。馬房部署有點進退失據的感覺-先跑1400,然後1600,再回1400,繼而大幅增程跑今仗2000。放棄。
「綠色勁駒」:暫時毫無表現,放棄。
「東方快車」:另一匹令人驚喜的賽駒。由1200米贏到2000米,亦是今場唯一一匹贏過2000米的馬匹。此馬馬性忠心,具上駟風範。信賴蔡約翰保養馬匹功夫,宜兼顧。今仗5檔亦好跑-進可攻(放頭),退可守(留後)。不過,田泰安暫時在大賽的成績只屬一般。
「摩高一仗」:上仗1800米現走勢。估計今場可近,但似乎須要更多證明說服我投注牠。
「小米周」:馬主花費15萬港幣最後階段報名。真的看得那麼高嗎?無疑此馬前仗贏3班1600米姿態誇張,上仗重重圍困下亦展現強橫後勁。但今仗對手實力太強,跑5、6名已算交代有餘了。寄望蘇兆輝能令馬匹發揮超水準。
D: 概括
綜合上述原因,我比較喜歡「喜蓮獎星」。投注策略以獨贏位置投注。也可考慮以「喜蓮獎星」做膽,拖「明月千里」、「威利加道」、「首飾太陽」、「東方快車」及「凱旋生輝」位置Q。如想博冷的話,可考慮刪掉「凱旋生輝」,並以「嘉應之友」/「代代為王」取代。
最後,須注意馬匹臨場賠率,如票數太冷落或太熱,可能須在以上組合作出調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